電鍍廢水成分復雜(含重金屬、氰化物、有機污染物等),處理需兼顧經濟性和合規性。經濟性處理需遵循“分質分流、分類處理、資源回收”原則,優先采用化學沉淀、氧化還原等成熟工藝,結合膜分離或生物技術降低運行成本。對于中小電鍍廠,化學沉淀法性價比最高;規模較大企業可結合膜技術實現廢水回用,長期效益更優。那么具體的電鍍廢水經濟性的處理方式是什么?本文將為您分享相關內容。
電鍍廢水經濟性的處理方法
1、分質分流處理(降低成本的關鍵)
①分流收集
將含氰廢水、鉻廢水、酸堿廢水、重金屬廢水等分類收集,避免混合后處理難度和成本增加。
優勢:針對性處理可減少藥劑用量,降低污泥量。
②優先處理高濃度廢水
對高濃度重金屬廢水(如鍍鎳、鍍銅槽液)單獨預處理(如回收金屬),減少后續處理負荷。
2、低成本處理技術組合
①化學沉淀法(最常用)
中和沉淀:用石灰或氫氧化鈉調節pH至911,使重金屬生成氫氧化物沉淀。
硫化物沉淀:對低濃度重金屬(如Cd、Hg)更有效,污泥量少但需控制過量硫化物。
成本:藥劑費約0.52元/噸廢水,適合中小規模電鍍廠。
②氧化還原法(針對氰和鉻)
破氰:次氯酸鈉氧化(pH>10,CN?→CO?+N?)。
鉻還原:先用亞硫酸鹽將Cr??還原為Cr3?,再沉淀。
注意:需精確控制pH和氧化劑投加量以避免浪費。
③膜分離技術(有條件推薦)
反滲透膜(RO)或電滲析用于回收鍍鎳、鍍銅廢水,金屬可回用至產線。
經濟性:初期投資高(1030萬元/套),但長期節省原料和水費。
④生物法(新興低成本方案)
生物硫化物沉淀:利用硫酸鹽還原菌(SRB)將SO?2?轉化為S2?,沉淀重金屬。
優勢:運行成本低(0.30.8元/噸),適合低濃度廢水。
3、資源化與回收(長期降本)
①重金屬回收
電解法回收銅、鎳、銀等貴金屬(需廢水濃度>1g/L)。
離子交換樹脂吸附后再生,濃縮液回用。
②水回用
膜處理后的淡水可回用于漂洗工序,減少新鮮水用量(回用率可達60%以上)。
4、優化運行成本
①自動化控制
安裝pH/ORP在線監測,自動投加藥劑,減少人工誤差和浪費。
②污泥減量化
采用板框壓濾機脫水(含水率<60%),降低危廢處置費。
③藥劑替代
用石灰替代NaOH中和(成本降低3050%),但需處理更多污泥。
5、經濟性對比
經濟性對比(以日處理100噸為例) | |||
工藝 | 投資成本(萬元) | 運行成本(元/噸) | 適用場景 |
化學沉淀 | 10月20日 | 1.5-3.0 | 中小規模,多種重金屬 |
膜分離+回用 | 30-50 | 2.0-4.0 | 高濃度鎳/銅廢水 |
生物法 | 15-25 | 0.8-1.5 | 低濃度廢水,無氰/鉻 |
電鍍廢水經濟性處理的關鍵在于優化工藝組合,減少污泥量,并盡可能回收資源。中小企業優選化學沉淀法,而膜技術和生物處理在特定場景下可進一步降低成本。當然具體的處理方式需要企業結合自身廢水特點。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電鍍廢水經濟性的處理方式相關的資訊,歡迎隨時在本網站留言或來電咨詢相關資訊!感謝您認真閱讀!
本文由水天藍環保(http://m.e9500.cn/)原創首發,轉載請以鏈接形式標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處!
可能您還想了解:
掃一掃,立即咨詢